科研实力

金鹰基金杨晓斌: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出现变化 保持耐心静待花开

  近期市场调整,或主要由于年报和一季报期临近,市场的悲观情绪再次加大,投资者们对经济和业绩的担忧在敏感期被放大,导致成长股剧烈调整的同时,价值股也被明显拖累。

  成长股的调整本身可能源于年初以来对AI相关衍生业态的预期较高后,阶段性回归理性的挤水分,但同时很多基本面明显改善的价值股走势也较为纠结。我们观察到,很多订单或者政策利好往往伴随着一两天股价的反弹后,获利兑现的资金又导致股价明显调整,表面上看量化资金的高频交易可能是罪魁祸首,实质上这可能也反映了市场的增量资金比较谨慎,导致市场流动性的过度匮乏。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谨慎情绪或主要源自于对后续政策力度不足以及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的悲观,从而担忧后续企业盈利像2021-2024年那样再次失速,因此反弹卖出获利了结,可能被认为是较为正确的选择。

  我们认为,目前时间节点不必悲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股市演绎的预测已经出现过度的路径依赖,也就是多数主流观点都认为“像过去几年一样,开春后市场会再次验证经济的下行,然后市场调整到下一轮政策宽松”,而这种判断很可能会出现问题,毕竟经济问题的演绎很多时候是非线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看到“一致预期”被颠覆。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逻辑正在出现变化,中国股市从过去的risk-off模式慢慢切回到risk-on,理由有如下几方面:

金鹰基金杨晓斌: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出现变化 保持耐心静待花开

  1、A股目前权益类资产相对于固收类资产的性价比,已经反映了市场对经济的过度担忧,今年可能会有预期上的修正。沪深300的股息率-十年期国债这一指标,今年以来多数时候都处在1.5%以上的位置,处于历史以来新高,这反映了全球资金对中国经济的失速或通缩风险极其担忧(投资者认为企业盈利水平未来会下滑)。这明显与近期PMI和盈利相关高频指标相违背。我们认为,今年将会逐步证伪经济通缩的逻辑,体现在社融的逐步回升(信贷受到化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偏弱),企业盈利增速跟随CPI和PPI的逐步企稳回升。

  2、科技领域的新突破以点带面,逐渐打破过去全球投资者对我们“科技洼地”的刻板认知。我们认为,过去二十年以来国家在科教方面的持续投入逐渐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工程师红利。年初以来Deepseek的面世,包括近期光刻机、创新药等领域的新突破都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明显正反馈,这些领域的突破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未来很可能持续出现更多新增长点,同时助推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3、地产领域的尾部风险逐步消除。随着过去几年以来地产公司的集中爆雷,目前剩余尚未暴露风险的地产企业规模较少。去年以来,全国房屋租售比已经开始高于无风险利率(其中一线城市还是略低,三四线城市更高),随着地产收储以及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的持续落实,在低利率环境下,地产量价逐步趋稳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出现。至少看,地产相关领域对经济的冲击今年开始已经明显缓和,这从近期家电家居、工程机械等数据的企稳上也能找到印证。

  4、美国关税的加征是下一阶段的风险点,但国内扩大内需相关的政策对冲大概率也将加速推进。去年四季度以来政策态度已经有了明确表态,我们倾向于认为,去年9月份以来的政策转向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综上,在经历了过去几年以来宏观风险的持续释放,中央去年以来对扩大内需、鼓励生育、财政扩张、股市地产等资产价格相关的态度变化,根本性消除了经济失速的风险,潜在风险一直存在(比如贸易摩擦、反腐持续等),但这在目前资产定价上已经得到了充分反应。叠加上近年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也有望加大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关注,这与过去几年是有根本性差异的。股市目前的底部位置估值修复起来其实不需要真正等待经济有多明显的反弹,理由或许是大家看到经济没有再惯性下行了(经济预期的稳定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利好),或许是通缩开始缓解了,或许是在全球比烂的环境下我们相对可能没那么差了。目前我们需要做到的还是更有耐心,并做好自下而上的研究,就会有好的结果。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