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纾困到产业协同,福华化学竞拍尚纬股份的双重逻辑
摘要:
2025年3月至4月,乐山民营化工龙头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福华化学”)通过司法拍卖两次竞得尚纬股份(603333.SH)合计19.56%股权,此举将化解尚纬股份因实控人股权质押、司法冻结引发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福华化学的介入,与乐山国资委形成“民企纾困+国资护航”模式,未来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探索业务协同将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注入确定性。
福华化学“两步走”竞拍尚纬股份股权
国资民企联手织就风险“隔离网”
如今,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持续聚焦经济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发展。其中,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大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4,6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在四川的经济发展版图中,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现出独特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国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乐山高新区聚焦光伏及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先进产业,吸引包含尚纬股份等在内的赛道龙头企业扎根,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公开资料显示,尚纬股份是乐山主营高端特种电缆的上市公司。从财务表现看,尚纬股份近年的营收规模、营收结构与毛利率水平表现稳定,90%左右的营收来自特种电缆产品,毛利率保持在16%以上。而在负债方面,自2020后公司负债指标逐年下降,到今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已经降至34.57%,流动性风险尚可。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1万元、2044万元和1900万元,整体较为稳定。
针对尚纬股份这一财务状况,有资深市场人士表示,整体来看,尚纬股份营收结构高度稳定,且毛利率韧性超预期,尤其公司所聚焦的特种电缆是“新基建”与能源转型的刚需配套产品,随着核电重启、风光大基地建设提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结构性增长。另外,公司近年的增长困境,主要受历史包袱(如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等的拖累,而非主业盈利能力崩塌。随着福华化学与乐山国资介入,公司治理优化有望释放利润弹性。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近年因大股东债务问题,尚纬股份经营曾面临严峻挑战。据了解,公司实控人李广元、李广胜两兄弟股权多次被质押。2024年4月,李广胜因合同纠纷案件,其部分个人持股被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彼时,尚纬股份指出,“司法冻结后,乐山市国资仍将积极协助推进公司大股东债权转让方案,化解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质押的风险。”
这一方案的底气来源于乐山国资委的硬实力背书。数据显示,乐山国资委旗下的乐山高新投资发展集团彼时是尚纬股份仅次于李广胜、李广元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98%,能够在产业聚焦、公司治理等方面可对上市公司持续赋能。
如今乐山国资委仍为尚纬股份的重要股东,“雪中送炭”的“骑士”还有乐山另一知名民企。3月4日,尚纬股份发布公告称,福华化学于3月3日通过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成功竞得尚纬股份6500万股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46%,成交金额约3亿元。
二级市场对福华化学入股尚纬股份的反应颇为积极。3月4日14点46分,尚纬股份盘中涨停,报5.6元/股,反映出投资者对“白衣骑士”介入后公司治理改善、业务转型的期待。
而在4月14日,福华化学再次竞得尚纬股份260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4.18%。待此次交易的股票过户手续完成后,福华化学将持有尚纬股份19.56%的股份。
对此,上述市场人士分析指出,福华化学竞得尚纬股份股权,实际上是一场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奔赴”。这不仅是一次资本市场的股权重构,更折射出地方产业整合、企业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多重信号。
区域经济“存量优化”样本:福华化学入股背后的乐山逻辑
公开信息显示,福华化学成立于2007年,经过过去近20年的发展,福华化学已获“全球农化企业20强”“中国农化企业10强”,并连续9年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企业。依托丰厚的矿产资源,福华化学打造了全链条绿色循环产业模式,年矿产资源开采能力达400万吨,化学品生产能力达350万吨。
作为民营化工企业,福华化学拥有4个生产基地,作物科技、基础化学品和新材料三大业务线,是乐山市绿色化工重点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推动乐山市产业链“建圈强链”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福华化学以“绿色低碳、数字赋能”为战略引领,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循环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技术创新方面,福华化学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的方式,持续推动工艺技术创新。研发的甘氨酸法无钠高纯草甘膦原药技术解决了行业“卡脖子”难题,并储备了湿电子化学品、高端磷系阻燃剂、新能源电池材料化学品等先进技术。截至目前,福华化学已拥有授权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草甘膦出口连续多年全国排名第一,是四川省最大的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之一。
作为乐山两大龙头企业,福华化学的入局可实现双重本土力量的协同,也将有效阻断实控人风险外溢,进一步稳定上市公司经营,共同助力乐山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尚纬股份作为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配套企业,其稳定运营关乎区域产业集群完整性。国资与民企联合介入,避免因大股东问题导致区域产业链扰动风险。
福华化学竞拍尚纬股份股权,短期看是“救急”,长期看是“谋局”。若双方能在业务整合上取得突破,有望助力乐山高新区打造绿色化工全产业链闭环。如今,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福华化学与尚纬股份的股权重构,既是企业自救的缩影,也是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联动发展的试验场。
结语
福华化学的两次竞拍入股,不仅是资本实力的体现,更是对“地缘商道”的深刻践行。作为乐山本土成长起来的民企,其选择在关键时刻支援本地上市公司,既是对地方政府长期培育的“反哺”,也暗含与区域经济共荣共生的深层默契,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从“逐利者”向“生态共建者”的角色进化。
当尚纬股份因大股东债务问题陷入困局时,福华化学选择以“白衣骑士”身份入场,本质上是以民企的灵活性与效率,与传统“政府兜底”的模式形成互补。在民营资本常被诟病“短视逐利”的舆论场中,福华化学的逆势接盘,展现了民企在区域经济风险处置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功能。其行动背后的逻辑,既包含市场嗅觉敏锐的商业理性,也蕴含着扎根地方、反哺产业的担当意识,为新时代民企的社会责任提供了生动注脚。
在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的战略背景下,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对特种电缆的需求与日俱增。福华化学的介入,并非单纯财务投资,而是以产业链协同思维,推动尚纬股份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助力区域产业集群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跃迁。
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投资逻辑,超越了传统民企的“孤岛式发展”局限,彰显出福华化学作为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生态的使命感。当更多民企跳出“独善其身”的局限,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治理,中国经济的韧性升级将获得更深厚的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