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多家公司锁定面值退市,优胜劣汰在提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触及面值退市规定的案例再次明显增多,市场优胜劣汰效应进一步显现。
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之一是,近期A股市场逐渐进入2024年度年报密集披露期,一些绩差或问题公司将受到最新一期年报的考验和投资者的深刻检视,相关公司更容易被市场“用脚投票”。
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面值退市已成为A股市场化退市的主要通道。他认为,面值退市具有“自动触发、快速执行”特点,从触及条件到退市的时间较财务类退市缩短一半以上,提高了市场出清效率,公司退市释放的存量资金可重新配置到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市场新陈代谢。
A股面值退市案例近期又增多
近日,A股市场股票因收盘价连续低于1元面值,触及面值退市规定的公司案例再次明显增多。
据记者统计,最近一段时间里,*ST旭蓝(维权)、*ST嘉寓、*ST东方(维权)、*ST富润(维权)等公司因收盘价连续多日低于1元,已触及面值退市条件,相关公司已收到交易所的拟终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而在上述案例之前,A股市场年内尚未出现因面值退市而摘牌的案例。上一波面值退市案例密集出现的情形还要追溯到2024年第三季度。
比如*ST东方近日表示,公司于2025年4月14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截至2025年4月14日,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拟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ST东方最新股价仅为0.36元,成为目前A股市场股价最低的股票之一。
*ST富润则既触及面值退市规定,又触及市值退市规定。*ST富润于2025年4月10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浙江富润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公司最新股价仅为0.42元。
除此之外,*ST吉药(维权)、*ST鹏博(维权)近日股价开始跌破1元,如果后续股价继续低于1元,也存在一定的面值退市风险。
上述现象背后原因几何?
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之一是,近期A股市场逐渐进入2024年度年报密集期,一些绩差或问题公司将受到最新一期年报的考验和投资者深刻检视,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更容易被市场“用脚投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余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市场化、法治化退市机制正逐步发挥作用,也是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有力体现。
他指出,首先,以上公司收盘股价连续多日低于1元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质量恶化,普遍存在业绩持续亏损、债务风险高企、治理混乱等问题。例如,*ST东方因连续多年虚增收入被立案调查,这些问题暴露后市场“用脚投票”加速股价下跌。第二,制度环境变化带来市场特征变化。发行注册制促使“壳资源”价值大幅缩水,叠加退市新规对财务类、规范类指标的严格监管,市场资金加速从劣质公司撤离。第三,投资者教育提升市场理性水平。经过长期不懈的投资者教育工作,我国散户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盲目炒作“低价股”的行为减少,加速了问题公司股价回归基本面。最后,经济波动加快部分企业出清。房地产、部分传统制造业等行业受经济转型冲击,行业内尾部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股价持续承压。
面值退市已成市场化退市主要通道
近年来,随着面值退市规定“发威”,以往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退市数量少、退市效率低的状态有了明显改变,叠加去年开始出现首家市值退市公司,各方普遍对更加市场化的退市机制的作用和影响予以肯定。
余洋在受访时认为,从实践效果看,面值退市已成为A股市场化退市的主要通道,其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低股价上市公司产生实际约束。面值退市完全交由市场决定,迫使公司必须通过改善经营、优化治理提升公司质量,难以通过短期行为在长期维持上市身份。此外,“1元退市”没有暂停上市缓冲期,显著提高了“保壳”难度,难以通过发布增持、重组利好等短期行为在长期维持上市身份。二是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面值退市具有“自动触发、快速执行”特点,从触及条件到退市的时间较财务类退市缩短一半以上,提高了市场出清效率,公司退市释放的存量资金可重新配置到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市场新陈代谢。
他还认为,还有一些配套机制需要持续完善。一是目前针对上市公司退市,中小投资者索赔仍面临举证难、周期长等问题,需完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对本地上市公司“保壳”的行政干预仍需规范,避免扭曲市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