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投资市场热度走高,六成交易位于一线城市,仍有高星酒店法拍遇冷
来源 华夏时报
公开资料显示,酒店投资市场近年颇为活跃。4月23日,仲量联行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周涛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成交额为187.9亿元(统计截止至3月中),预计2025年酒店投资交易额将与2024年持平,约为18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投资市场活跃度渐高,但流拍情况仍时有发生。记者根据阿里法拍平台公布的信息统计,今年截至4月24日,该平台已有18个超过1亿元的酒店资产流拍,其中一些为第二次上架,部分酒店再上架时则选择降价。
周涛认为,酒店资产兼具不动产属性与经营性资产特征,其估值逻辑需兼顾现金流收益、市场供需与重置成本等多重维度。
酒店投资交易额10年共约1685.4亿元
4月17日,同程旅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与万达酒店发展就收购其全资子公司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达成协议,交易对价约为24.97亿元人民币,这是酒旅行业近年来规模最大一笔收购案。
据悉,本次收购交易仅涉及酒店管理业务的转让,即万达酒管所经营的板块,现有万达自持的酒店物业资产则仍将由万达集团继续持有;收购完成后万达酒店品牌将保持独立发展。里昂发布研报称,同程可透过收购进一步扩展其现有酒店管理业务,并进军高端市场,涵盖酒店管理和核心线上旅游平台业务。
整体来看,今年酒店投资市场热度较高,已有多个五星级酒店成功交易。例如,4月11日,四川南充天来大酒店及相关资产的第十一次网络司法拍卖,以起拍价2.208亿元成交;3月,浙江温州首家由国际酒店管理的万和豪生大酒店二拍结束,以4535万元成交;2月底,成都首家希尔顿酒店被四川卓雅华庭拿下,价格为5.03亿元。
据仲量联行统计,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成交额为187.9亿元,其中近七成酒店投资交易发生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预计2025年酒店投资交易额将与2024年持平,约为180亿元。
“中国酒店投资市场近年来进入活跃期。”该行提供的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24年,中国酒店投资交易额约1685.4亿元。其中,超过60%酒店交易发生在一线城市,其核心区位的土地稀缺性支撑酒店资产的长期增值潜力。同时,新一线城市营业正成为中国酒店投资市场的新蓝海,相较于2015—2019年,2020—2024年新一线城市酒店投资交易额占比增加6个百分点。
作为房地产细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投资市场的活跃源于多个因素。例如,部分酒店资产持有者面临现金流压力,希望通过折价出售酒店资产以盘活流动资金。“这为持币观望的酒店投资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够在资产价格回落的背景下,以更合理的投资回报水平进行长线投资。”仲量联行方面表示,同时,酒店资产也是满足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多样化和抵抗通货膨胀需求的优质投资项目等。
酒店投资交易应重视法律风控
在阿里资产平台,近期上架了多个酒店资产。例如,4月中旬,位于南通启东圆陀角的海上城堡酒店(恒大海上威尼斯1606号不动产)被摆上阿里资产平台,起拍价定为1.13亿余元。由于该酒店为网红酒店,上架短短几日已有数万人围观。此外还有湖南省长沙岳麓区某希尔顿酒店(起拍价6.04亿元)、三亚市吉阳区中亚大酒店主楼(起拍价3.87亿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酒店投资活跃度提高的同时,流拍情况也仍时有发生。记者根据阿里法拍平台公布的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4日,该平台已有十余个起拍价超过1亿元的酒店资产流拍,其中部分为第二次上架。例如,4月10日,位于上海杨浦区五角场商圈的沪东金融大厦6-10层(带高端品牌连锁酒店)流拍,起拍价1.74亿元。4月28日,该资产包将再次上架,起始价降至1.58亿元。
“酒店资产兼具不动产属性与经营性资产特征,其估值逻辑需兼顾现金流收益、市场供需与重置成本等多重维度。”上述白皮书分析,为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酒店资产持有者可通过产权优化(如调整用地性质、容积率)、硬件改造与翻新、品牌和产品重塑(更换管理模式或合作品牌)以及收益结构优化(如调整客源比例、创新餐饮服务、盘活闲置空间)等路径挖掘潜在价值。
同时,在酒店投资交易中,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据了解,常见法律风险点包括物业权属瑕疵(如土地性质争议、违法建筑)、共有设施权属划分、经营证照合规性以及酒店管理合同解除等问题。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纪超向记者强调:“酒店投资交易的法律风控,不仅关乎合规底线,更是交易价值的关键变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酒店资产领域,传统退出渠道主要为股权转让和资产出售。而随着市场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公募REITs成为潜在的创新性资产退出选择。仲量联行方面认为,目前酒店类资产尚未被纳入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范畴,但未来政策开放后,将为酒店行业开辟证券化退出新路径,有效提升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和价值。
仲量联行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周涛建议酒店投资市场参与者关注城市更新政策下的资产盘活机遇,以及通过搭建公募REITs退出路径,“助力酒店投资市场在存量时代挖掘新的增长点,推动‘投、融、建、管、退’酒店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化与资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