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李俊峰:未来技术创新是围绕发展可持续的能量和算力技术展开

  4月23日,由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和淡马锡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绿智未来”可持续发展全球挑战赛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正式启动。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罗德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以及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创平台、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代表等20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在以“加速气候创新:搭建资金桥梁,跨越创新死亡谷”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李俊峰先生受邀出席并分享观点。

  谈到初创企业如何跨过“死亡谷”,李俊峰指出成功企业的经验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但是失败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成功的关键就是三条:选对政策方向、找到正确的做事逻辑、组建优秀的团队。

  李俊峰特别指出,团队不仅包括CEO、CTO等核心成员,还有很好的背后资金的支持者。“因为投资人不仅给你钱,他还能给你‘找麻烦’,找麻烦的过程就是让你去改变你不合理的行为,帮你朝着成功的道路上去走。”

  关于创业融资,李俊峰直言,“找一个长期主义的投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建议创业者必须想清楚方向,并找专业人士商量做事逻辑,“跟打仗一样,沙盘推演一下,沙盘推演都过不去,你就摸石头过河,即便成功了也是撞大运,创业凭运气是不能的。” 正常的方向和合理的逻辑之后,必然要组建符合前二者需求的人才团队,这其中也包括专业、秉持长期主义的投资人。

  在探讨到产学研结合的话题,李俊峰表示“学校和产业需要结合,但同时也要保持距离。”大学的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基础、着眼于方向,而产业的发展问题大部分可以在产业内部解决。这源于教育和产业的功用不同,需要结合,但更要分清主次。

  “如果划分得清楚一些,企业大部分解决的是从1到100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大学院校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研究的是更加超前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等。”

  最后,关于未来技术创新,李俊峰表示“未来的技术创新都是围绕着发展可持续的能量和算力技术,把可持续的算力与能量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创新,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

  他指出,提高算力和能量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并用其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技术,是未来创新的主要方向。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