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国,以创新驱动未来:上海车展新浪财经专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4月23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之一,本届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面积、参展规模均再创历史新高。
在本次车展上,宝马集团以“新世代”为核心,带来了超过30款新车型与多项新世代首创技术,全面展示其在电动出行、智能驾控、人机交互等前沿领域的突破。
其中,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在本次车展期间迎来了中国首秀。从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到智能超感座舱及新世代操作系统X所构建的人机交互新体验,宝马正以系统性的技术重塑,开启“新世代”的全新篇章。首款国产BMW新世代车型将于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目前首批新世代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正在开展全面、严苛的测试。
在车展期间,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对宝马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进行了专访,围绕宝马 “新世代”创新技术,探讨宝马对未来驾驶乐趣和人车关系的理解,以及宝马如何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多维度的合作,持续深化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齐普策出生于海德堡,先后在美国和德国完成学业。1991年,他以管培生身份加入宝马,2019年,升任宝马集团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宝马在中国积极布局,深耕本土市场。以沈阳的宝马基地为例,宝马在此累计投资已超过116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宝马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此外,宝马也在中国设有德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研发部门,拥有超过3000名研发人员。
专访伊始,新浪财经CEO邓庆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齐普策先生,您为何如此看重中国市场?”
对此,齐普策毫不犹豫地回应道,中国是宝马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其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柱:“我总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看到中国充满了创新活力。”
这并非齐普策第一次如此坦诚地表达对中国市场的欣赏。事实上,他一直是国际汽车品牌高层中对中国市场极为关注的一位。近年来,齐普策本人多次往返中国,频率远超其他德系车企掌门人。本次上海车展,是他近一个月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足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如齐普策多次强调,这场关于“未来出行”的探索之路上,中国市场不仅是宝马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更是宝马未来创新发展的“引擎”。在宝马的“新世代”战略中,中国市场占据着核心地位,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我非常欣赏新技术在中国快速发展,我们与中国伙伴合作将创新融入到我们的汽车中。这种高度的创新性让我们深感兴奋,也使我们非常渴望深耕于此。”
新世代:宝马的未来想象
谈及本次宝马在上海车展首发的“新世代”车型,齐普策表示,“新世代”是一次革命,集成了宝马最新的技术集群,涵盖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控、动力电池等领域,体现了宝马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新世代”搭载了多项宝马推出的核心技术。比如宝马首创的全景iDrive,搭载了多项黑科技,彻底重塑汽车人机交互的逻辑。其四大交互界面虚实联动,以分层方式引导视线前移,在提升信息丰富度的同时不干扰驾驶专注度。而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超近距投影与纳米涂层风挡玻璃的组合,组成了简洁有序的感知系统。
又比如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集成了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灯等核心子功能,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
在齐普策看来,“新世代”将引领未来十年的出行方式,其意义远超一款产品,而更像是一套集成未来思维的创新体系:从电驱平台到智能座舱,从电池结构到人机交互,宝马将所有核心技术创新汇聚于一体,构建起一套全新技术集群,并实现软硬件的深度协同。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每一辆宝马都将从“新世代”中汲取力量,实现跨平台、跨车型的高水平技术共享。“它凝聚了我们所有的创新实力,我们将所有技术优势倾注于这些车型之中,也融入了大量面向全球的中国创新技术。因此,未来的每一款宝马车型都将从中受益。”
齐普策多次强调,中国不仅是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更是宝马“新世代”战略的关键孵化地。也因此,从设计、研发、制造到生态构建,“新世代”从一开始就为中国深度定制。
“新世代”车型由宝马在中国的团队深度参与开发,首批将从沈阳生产基地下线。此外,齐普策也积极推进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中国合作伙伴、供应商、研发伙伴和技术伙伴共同建立起世界级的供应链。 “我们与阿里巴巴合作,在我们的汽车中应用了AI大语言模型,增强BMW智能个人助理的交互能力;今年三季度,我们多款在售新车将接入DeepSeek。”
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同样是这种合作的典型代表。该系统专为中国用户高频使用场景打造,融合十余项本地化交互体验,如沉浸式高德导航、四屏联动界面设计、3D高精地图以及与本地音乐、视频、游戏平台的无缝整合。从外形美学到语音指令,从导航习惯到生态服务,不仅是在中国销售的宝马,更是“中国式宝马”。
“根据宝马‘家在中国’的战略,车辆将融入大量中国元素,以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也体现了对中国美学的融合。其中一些专属组件,特别是在人机交互、用户体验方面,是‘在中国制造,为中国而造’。我们始终强调,‘在中国,为中国’,更重要的是,要以‘中国速度’创新。”
在现场的新闻发布会上,齐普策透露,宝马首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世代”车型命名为BMW iX3L,定位于中型纯电豪华SAV。目前,该车型测试车已于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顺利下线,并进入全面、严苛的测试阶段,量产车将在明年正式与中国消费者见面,预示着宝马“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正不断深化。
在“参数战争”之外:宝马的技术观与品牌哲学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蓬勃,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对“性能参数”的追求都不断攀升,在数字竞赛中唯恐落后于人。但在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看来,这种单项技术比拼的路径并不能全然定义一个汽车品牌的价值。
齐普策解释道,相比投入单一技术指标上的比拼,宝马更关注各项技术和功能之间的系统性整合。作为一家实力雄厚、有着百年积淀的车企,系统性整合不仅是宝马的关键理念,也是宝马历经市场考验的核心竞争力——这不是“百米赛跑”,而是“十项全能”。
“归根结底,我们所销售的是整辆车的综合体验。 而不是某项单一的技术。 我们并不是在比拼功能数量。 我们致力于打造出色的汽车和‘极致驾驶体验’。 宝马是系统整合领域的佼佼者。”
这种系统整合力,并不仅限于驾驶本身。宝马将其延展至从研发到制造再到软件和数字化服务的全链条。专访中,齐普策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一词,并表示,在宝马看来,“人工智能正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能为全球带来更加人性化、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而宝马恰恰具备将多项复杂技术融合为一的能力。如齐普策所言,宝马希望打造能够在五年、十年后依然保有价值、仍被客户喜爱的产品。
也正是基于长远的考虑,宝马虽然极其注重创新,在技术上始终走在行业前沿,但绝不允许自己陷入狂飙突进的浪潮,逾越安全性的红线。在专访中,齐普策反复提及“安全”一词。而每每讲到这个话题,他的用词都格外坚定——安全不可让位于任何其他考量。安全不是口号,而是品牌的基石。
“安全是底线。 绝不妥协,并且零容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这是不能被讨价还价的。 真正的创新,必须是不在‘安全性’上冒险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我们绝不会跨越那条明确的红线。 一个品牌必须始终致力于成为高端品牌。 你必须在创新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始终恪守对每一位客户所做的承诺,让他们可以放心信赖我们。 ‘高端’本身就是一种承诺。”
高端品牌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多年积淀的能力、理念和口碑。
如齐普策所言,哪怕是看似简单的外观设计,都凝聚着无数优秀设计师的心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宝马始终保有“个性”这一珍贵的内核,就是其作为高端品牌多年沉淀下的价值体现:“从车身比例、车头车尾到行驶姿态,你总能一眼认出一辆宝马。”
而此次车展推出的“新世代”车型,同样延续了宝马一以贯之的设计哲学,展现出品牌对未来的明确愿景——不仅是设计上的辨识度,更是持久的品牌认知与情感连接。
在宝马,每一项突破的背后,始终围绕着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命题:如何让驾驶更有温度和乐趣,让人车关系不断幻化出新的模样。这不仅关乎性能与速度,更关乎体验和哲学。一个强大的品牌,从不以新奇博取短暂关注,而是用长久的坚持、对人的洞察,塑造有温度的价值。宝马所不断探索的,不仅是技术的边界,更是人与科技共生共感的未来。
尾声
作为宝马掌舵者的齐普策,在专访中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与真诚敬意,也揭示了这家德系豪华品牌面对产业巨变时的清晰路径与深邃哲学。从“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深化,到“新世代”技术集群的系统构建,再到在狂飙突进的智能电动浪潮中坚守安全底线,宝马并非只是参与未来的竞争者,而是坚定的塑造者。
在宝马的词典里,“未来出行”,并非技术或概念的堆砌,而是一次关乎人、社会与技术共生的长期变革。宝马愿意以系统性整合能力做长线思维的坚定守护者,与中国市场共同进化。
在访谈末尾,齐普策满怀深情地说:
“宝马,家在中国。我们高度赞赏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强劲进步,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其中,将大量中国技术融入我们的汽车之中,让产品更具吸引力,始终处于技术发展的前沿,并将这些优势深度融入宝马品牌。我们为在中国扎根而感到自豪。”